打车时,计价器突然“狂飙”,明明没多远的路程,费用却高得离谱,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令人糟心的情况。计价器异常背后竟是有人在出租车计价器里藏了“作弊神器”!日前经静安区检察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起公诉,静安区法院判处被告人米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。
计价器调表像秒表,记者暗访揭开内幕
“三秒跳一元,这计价器比秒表还快!”2025年1月20日,某新闻平台的一则报道引发热议。记者发现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,关于出租车计价“疯涨”、里程“注水”的投诉陡然激增。带着疑问,记者展开暗访,发现这些“问题出租车”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偷偷安装了“小马达”、“断码器”等神秘装置。
为弄清这些装置的来源,记者假意要安装计价器“小马达”。在多位司机的帮助下,最终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自称“改装大师”的“小米”,双方约定了碰头地点。见面后,这位“小米”毫不避讳,炫耀自己的“业务”:
“遥控、脚踩、无线感应三种‘小马达’任你选,保证让计价器跑得比跑车还快!”
在改装过程中,记者了解到安装“小马达”后,每秒能让计价器增加1公里,要是再安装计时芯片,等候时间也能大幅增加,轻轻松松就能抬高车费。“断码器”则能在订单路程达到一定公里数时,中止仪表盘对总里程的统计,方便出租车通过短途通道检测。此外,装置还配置了“GPS信号截断装置”,能规避出租车企业后台的记录监管。针对上述报道的线索,上海市公安局迅速立案侦查,并抓获提供非法改装服务的犯罪嫌疑人米某某。
锁定“小马达”运作原理,准确适用罪名
4月27日,案件移送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。同年5月14日,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定本案由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管辖。
在审查全案卷宗材料并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后,检察官将焦点锁定在“小马达作弊器”的运作原理上。据米某某交代,他从其他渠道学了一手组装技术,后从某网购平台购买配件进行改装。他起初在机场、车站附近“拉客”,司机感兴趣就留下联系方式,等对方联系后再约定改装地点。遥控、脚踩、触摸等不同控制方式的“小马达”明码标价,最贵的触摸式能卖到450元。靠着这“技术”,他都不用自己主动推销,许多司机自己找上门。
经查证,2019年至2025年间,被告人米某某为非法牟利,通过网络购买配件,并自行组装成用于修改出租车计价器的“小马达”等装置。出租车司机在营运过程中,可通过隐蔽手段控制上述“小马达”,从而虚增计价器显示的里程数,实现多收费的目的。现已查明,米某某向多名出租车司机兜售、安装上述“小马达”,以此获利人民币8千余元。
在全面查明犯罪嫌疑人米某某犯罪事实后,对该行为该如何定性?检察官指出,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,还需进一步结合“小马达”运作原理,准确适用罪名。一方面,出租车的计价器包含主机、里程测量传感器等部分组成。经鉴定,计价器具备自动数据处理功能,系计算机信息系统。另一方面,计价器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测量运营里程、计时时间,继而计算乘客应付车费用。米某某提供的“小马达”软件,通过干扰出租车辆计价系统里程数据、计时数据,致使乘客实际付费金额高于应付款项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,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、处理、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删除、修改、增加,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,后果严重。综上,检察官认为,犯罪嫌疑人米某某,违反国家规定,对出租车计价器系统中存储、处理的数据进行修改,且后果严重,应当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非法改装“小马达”,司机使用“作弊器”
别把犯罪当“生意”!出租车安装“小马达”,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,或提供专门用于侵入、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、工具,该行为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,提供侵入、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、工具罪。“技术”不是违法的挡箭牌,赚钱不能触碰法律底线!
以为踩下遥控可以多赚钱,按下的是“致富键”,然而这一踩一按,就踏入了违法雷区!根据《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》,查实使用作弊装置,将吊销从业资格证;若欺骗乘客,虚高车费数额较大,还可能涉嫌诈骗罪。“小马达”不是致富“捷径”,诚信营运才是长久之道!
出租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,计价器的每一次跳动,都应是诚信的刻度。无论是非法提供“黑科技”的“幕后黑手”,还是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司机,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检察官提醒:
擦亮双眼,远离非法改装;同时坚守诚信,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出行环境!若遇计价异常,请保留证据,果断拨打12345或报警,让“小马达”无所遁形。
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