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田耿文
“保险+期货”已稳健运行十年,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从“保价格”到“保收入”。最初,该模式聚焦农产品价格,为价格下跌提供补偿。实践表明,仅保价格难以全面覆盖农民生产行为面临的风险。于是,保障范围扩至“量价并重”,自然灾害与市场波动对收入的冲击得到同步对冲,农民收入更稳、心里更踏实。
从“分散试点”到“县域覆盖”。大商所早期仅在局部地区小范围试点,验证模式可行性。随着经验积累与机制成熟,试点由点及面,现已覆盖多个县域,更多农户分享到期货市场的红利。
从“单一保种植”到“种养兼顾”。起初,该模式的保障对象多为农作物。农业结构多元化后,养殖成为增收新渠道。大商所顺势将保障对象延伸至养殖业,为“种养结合”的现代农户提供一体化风险屏障。
从“双向合力”到“银期保”联动。大商所持续创新,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,形成“银行+期货+保险”多方协同格局:银行提供信贷,保险公司分散风险,期货公司在场内对冲,既提升综合效能,也让农户享受到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十年磨一剑。如今,“保险+期货”已成为农民稳收增收的“避风港”,让他们无惧市场风浪、安心投入生产;同时推动农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,助力乡村振兴。展望未来,在这一模式的护航下,农民收益将更稳定,乡村画卷将更美好。
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